发布人:北少林寺 发布时间:2022-04-18 14:40:08 浏览次数:次
◎佚名
对佛法初学者来说,极具吸引力,也比较让人困惑的问题就是,“如何读懂艰深的佛经?”,的确,佛法博大精深、玄妙难解,很多人都难得其门而入。
尽量多读佛经原文
关于佛学的书虽多,但学佛不是单纯的知识性学习,也不是心灵鸡汤式的情绪安慰,而是诸佛菩萨对于宇宙、人生真相的开显,因此知见阐释的准确性非常重要,否则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
根据“四依法”,即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智不依识,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,应尽量多读佛经原文,辅以有修有证的祖师大德、善知识所撰写的讲记、注疏了解教法和证法的要义。
以恭敬、净信对待“法宝”
佛、法、僧三宝,是整个佛法的核心。而经书,作为住持三宝之一,是我们现量能够接触到的“法宝”,也被尊为佛陀的“法身舍利”。
因此,对于经书不可当做普通书籍对待,随意放置或带着慢心、疑心、散乱心一目十行地轻率翻看、阅读。这样的态度,别说读佛经,就是读世间稍微深奥一些的书籍,也难以明白并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智慧。
如果让这种轻慢心变为常态和串习,那就是在种远离智慧之因,未来难遇佛法,即使遇见也生不起殷重信心,甚至嗤之以鼻,因此不可不慎。
读经前,应先通过正确的仪轨清净内心,比如至诚念诵净口业真言、开经偈等,不要觉得仪轨不是经文内容,就不当一回事。
内心浮躁、散乱,是难以与经文内容相应的。调好心后,再从头至尾、认认真真地读诵,无论对内容明不明白,都以清净心和耐心读下去。
一门深入,次第前行
对初学者来说,并非读得越多就越好,建议一门深入,受持一部经典反反复复诵读,直到烂熟于心,并尽己所能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,理解、接受并运用其中智慧。
因为读经真正要获取的是其中的道理,若不懂道理,就算把三藏十二部都读个遍,依然不能开智慧、证解脱。切忌谈玄说妙、纸上谈兵,将学到的佛法知识,作为吹牛或标榜自己的素材。
若暂时还没有找到能够指导自己次第修学的善知识,可以阅读公认的、经过时间考验的大德的解经论著,了解经中的义理和内涵,并经常于三宝前启白加持,早日值遇堪能依止引导修习正法的师父。
以惭愧、忏悔、精进面对不解之处
佛经,是佛陀清净自性的自然流露,当我们内心被烦恼、垢染障蔽时,定然难解“如来真实义”。那么,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,该如何面对?
首先,不可随意评价、否定,应怀着惭愧心、忏悔心,认识到是因为往昔造作了诸多不善业,尤其是不恭敬三宝的业障,令自身的善根、智慧、因缘匮乏,难以契入。
其次,对三宝和自己有信心,不妄自菲薄。佛陀在证道之时便说,一切众生都具备如来智慧德相,只是因为妄想、执著而不能证得。生而为人,能够听闻正法,认识到佛法的稀有难得,是宿世积累的福德和智慧。虽然现在因烦恼遮蔽,无法完全显发,但只要带着坚定信心、正确努力,终能体证佛法真义。
再次,集资净障,因上努力。一方面,在日常生活中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,多多亲近道场和善知识,礼敬供养三宝、持戒修福、忏悔业障;
另一方面,精进闻思修行,对佛法的基本概念,比如缘起、因果、四法印、出离心、菩提心等如理思维,形成比较有力的信解和一定的判断力,并在面对贪嗔痴烦恼、五欲六尘等境界时,以正知正念观照、对治,增上戒定慧三学。
在末法时代,能够听闻到正法,并生起希求之心,是十分难得、值得庆幸的事,愿我们珍惜这样的机缘,勇猛精进,不负此生。
(来源:上海玉佛禅寺)
上一篇:佛前供花有何说法与讲究
下一篇:十善业与业报因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