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>> 佛教常识 >>  佛教教义

沩仰宗祖庭——“小释迦”

发布人:北少林寺 发布时间:2014-05-16 15:43:00 浏览次数:



从山上的墓塔群下来,崎岖的山道引领人们来到一个名叫塔坪里的地方。块块牛舌田环绕着一块菜地,几畦小白菜,还有一些油菜,金黄色的花朵正在怒放。这里就是慧寂禅师宝塔故址,曾立有“仰山小释迦慧寂大通宝塔”的石碑,地表的墓塔虽然全部毁坏了,地下的部分还保存完好,在发现时用水泥封存起来了。一代禅宗巨匠的舍利子便安放于此。慧寂禅师乃韶州浈昌(今广东南雄)人,早在九岁(807年)时就出家住在寺院,年十四父母求其返家,想让他成家立业,他坚辞不从。十七岁时,又求双亲让他回寺院念佛,父母坚决不答应。夜深沉,忽有二道白光从曹溪直贯其屋,这曹溪正是禅宗六祖慧能说法并圆寂之地。慧寂毅然断左手无名指、小指,跪在父母前,力求准许出家。双亲知已不可留,含泪应允了。

慧寂再返广州和安寺投在著名禅僧不语通门下,剃度成为正式的僧人,这中间的曲折过程已耗去八年了,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。这不语通和尚不是佛门中一般的人物,他曾学禅于江西奉新百丈寺,是大和尚百丈怀海的弟子。史籍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关于不语通禅师与慧寂的公案:有一天,不语通要慧寂搬一张床过来。床搬过来了,不语通忽然大声呼喊:慧寂!慧寂忙应诺。不语通问:床的那边是什么东西?慧寂定晴一看,回答说:是枕头。不语通又问:枕头那边是什么?慧寂再看,回答说:没有东西。不语通再大声喊道:慧寂!慧寂又应诺。不语通雷鸣般叫道:是什么?慧寂默然无对。不语通大声喝道:去!

这段公案也许让人读得一头的雾水。其实,不语通和尚所提问题带着禅宗的机锋,而老实的慧寂和尚每次皆以实情告知,这正落入了禅宗的所谓“法执”。“法”意指一切观念、概念、思想、看法,等等。人们执着于“物”,于是有了“念”,有念即有了“行”,有行即有“无明”,此陷人于世俗无边苦海之中。禅宗要断人的“物执”,认为先要断人的“法执”。不语通问这问那,皆是要启发慧寂弃言语的逻辑、实指;慧寂没有开悟,只以实情实事告之,这正犯了“言诠”,被“法”所迷所执,故不语通大和尚最后叫道:“去!”去者,意为慧寂仅在此处习禅修行已不够了,需要四处游方,进一步参禅悟道。

于是,年仅十八的慧寂尊师命,打起行装,托钵出了寺门,开始四方求法的生涯。慧寂先来到江西的吉州耽源山,在应真禅师座下参禅。应真禅师是南阳慧忠的弟子,系六祖慧能门下二世。数年过去了。慧寂在应真禅师的指点下,已有所悟,收获颇多。一日,他又收拾行装,西行湖南。日夜兼程,风餐露宿,来到宁乡县西大沩山,求道于灵祐寺禅 师。

灵祐大师,生有异禀,曾游方浙江天台山,途中偶遇著名的和尚寒山与拾得。寒山云:“千山万水,遇潭即止。”灵祐遂往泐潭,即今之靖安宝峰寺,见怀海大师。怀海一看灵祐,便许之入室。后又随怀海移住奉新百丈山,灵祐刻苦 修禅不题。

一日从江西修水黄龙山来了一位善察风水地理的司马头陀,他对怀海大和尚说:“我前在湖南觅得一山,名大沩,将来是一处可容纳千五百禅僧之地。”怀海一听,问道:老僧去得否?头陀说不行。怀海又问:我座下有人住得否?头陀巡看一遍,指着灵礻右 禅师说:此人正是沩山主人。怀海夜召灵祐入内室,吩咐他去湖南沩山,传其法嗣。

灵祐禅师尊师命去大沩山,在深山老林艰苦修习七八年,直到慧寂从吉州耽源山行脚来此。灵祐问:你是有主的沙弥,还是无主的沙弥?慧寂却说:有主。灵祐又问:“主在何处?”慧寂一语不发,只是从东过西而立。意思是,只要对他习禅有助,天下何人不是师尊?慧寂反问:如何才是真佛的住处?意思是问:佛在哪里?如何成佛?这是学佛之人都想知晓的问题。灵祐的回答实在是出乎慧寂禅师意料之外的,他说:“以思无思之妙,返思灵焰之无穷。思尽还源,性相常住。事理不二,真佛如如。”这是说:如果人们用日常的思维和语言去体会佛法,是无法得其门而入的。这一点,慧寂禅师早在不语通大和尚处即已得到过警示。所以,人们必须脱去“思”方可得到“无思”之妙,不向外求佛,而返思自我之“灵焰”,意识到在本源上,人人皆有佛性,人人皆可由自性而成佛。真正明白了“事”与“理”不二的道理,实际上也就找到了“真佛”之所在了。慧寂闻言,顿时了悟,即执弟子礼,这一住便是十五个春秋。《人天眼目》中说他们师徒俩:“父慈子孝,上令下从。你欲吃饭,我便捧羹;你欲流江,我便撑船。隔山见烟,便知是火;隔墙见角,便知是牛。”师徒二人真个是心心相印,志同道合,沉潜于参禅。

历史上的慧寂大师就是以善农耕闻名于世的。眼前累累梯田,不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,洒下了大师多少汗水?又让多少禅僧获得了温饱?农禅并重的修行方法,是中国化佛教的宝贵法门,这避免了因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又不事生产而引起世俗政权的犯忌,甚至遭来“法难”。

有一天,师徒二人得闲游山,累了,灵祐坐在磐陀石上小憩,慧寂则垂手侍立一旁。天上,一只乌鸦一掠而过,“啪”,掉下一只红柿子。慧寂忙上前拾起,用清泉洗净,递给师傅。灵祐言:你在何处得来?慧寂答:这是因为您大和尚道德感动天地而获。灵祐说:你也有份。说着便将柿子分一半给他。不要小看这个传说,它蕴有两层含义:一是禅宗沩仰宗是师徒两人共同开创的;另一则意味着慧寂禅师将要告别沩山,别立道场,开创新的基业。